,欢迎来到优状元学校!

小升初●小学

京太教育:家长教育孩子最忌讳这三件事

发布时间:2019-01-29点击次数:277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以及严重的叛逆心理之下和父母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而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是最容易和父母产生矛盾的,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从而导致成绩浮动甚至是下滑。很多家长想要修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却无从下手,也有部分家长在反面例子之下开始未雨绸缪,想要了解和孩子的相处之道。京太教育心理咨询师特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了“最容易让孩子反感的行为”,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家长。


京太教育:家长教育孩子最忌讳这三件事


  1、丝毫不尊重孩子的隐私权。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强烈的成人感,在此阶段的孩子自尊心是非常强的,他们渴望被关注、被肯定的同时也需要被尊重,如果孩子感觉自己没有被尊重的话,反弹是很强的。部分家长在孩子进入初高中后仍像对待小孩子一样的态度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到不被尊重,尤其是家长随便进入房间不敲门、翻看日记、强制要求孩子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等等行为,都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他们会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从而对家长的管教产生强烈的抵触。


  2、无时无刻不在的唠叨和不分场合的打骂指责。在学校时就要听老师的管教,一直在较为嘈杂、混乱的环境呆了一天之后,孩子回到家是需要安静的环境来整理一天的知识和心情的,如果回到家之后父母还不停地唠叨他,自以为是关心的问一些“今天听课怎么样”、“学的东西都会了没”、“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之类的话,也会让孩子感觉被束缚、被安排,从而对家长安排的事情产生排斥情绪。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我想怎么管教就怎么管教,这种把孩子当成自己附属品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不希望自己总是被指责,更厌恶家长在很多人面前时训斥他,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很没有面子,而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会选择一些比较偏激的方式,比如顶嘴、叫嚷等,因此家长在管教孩子时应该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和面子,避免激化矛盾。


  3、言行举止不得体和跟“别人家孩子”比较。“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句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小时候都有过被家长拿来和别人家孩子比较的经验,这种比较是非常刺伤孩子自尊心的,也会让孩子产生“我没有要求你和别的父母一样有钱/能干,你凭什么要求我”之类的想法,所以类似这种比较的话应该避免出现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否则将会疏远亲子关系。


  京太教育曾经亲眼见过一个小孩子因为母亲来开家长会时打扮的邋邋遢遢而放声大哭,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父母有不得体的行为会导致他们被嘲笑;反之亦然,如果孩子的父母是非常帅气/漂亮来开会,孩子也会觉得非常有面子,这类心理和孩子成绩和家长觉得脸上有光是一样的,孩子也会认为父母代表了自己。


  现在流行一句话:一流的家长做榜样,二流的家长做教练,三流的家长做保姆。我发现学生当中凡是发展的比较全面的,有自己想法的,都是家庭比较民主平等的,家长和孩子是讨论式的,启发式的,不是灌输式的,压制式的。家长有什么事情会和孩子讨论,家长陪伴孩子成长,是良师益友。这种家庭氛围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京太教育专注中小学补习17年,数万学生家长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