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16点击次数:354
京太教育王老师指出,要想明白小学成绩好坏的重要性,首先就要弄清楚在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阅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如何,主要取决于孩子的学习能力。而在6-12岁(小学阶段),是孩子阅读能力长足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就是说,在孩子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尤其重要。
那么,好的阅读习惯是怎么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呢?
京太教育王老师发现,小学中学十几年下来,爱阅读的孩子收获的知识和能力,一定会比仅从课本中获取知识的孩子要丰富的多。阅读习惯的培养不在一朝一夕,所以效果也不会在近几个月的考试中就立竿见影,但阅读习惯赋予孩子的是持久的耐力,它会帮助孩子在学习生活的后半段脱颖而出。
父母对待孩子成绩的态度,往往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孩子考试后,父母请做到这5点:
1、不要急着问孩子成绩。孩子如果考的好,自然会乐于分享分数;如果考的不好,他们自己本身已经很沮丧了,家长再一追问,容易使他们更加烦躁。这时候,不如先给孩子一些时间去整理心情,等他稳定下来,再陪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
2、一定要多鼓励孩子。当孩子考的不好的时候,帮孩子理智的分析下原因,找到不理想科目答的比较满意的地方,让孩子看到希望,从而更有自信。平时多把老师表扬孩子的话转告给孩子,而批评孩子的话,要婉转的提示给孩子,注意别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就好。
3、不要抓住孩子的弱科不放。如果孩子的数学不好,那就跟他说:“你数学的理论知识已经学好了,再注重多练习就更好了。”这样孩子才能得到积极的暗示:原来我这次没考好是因为练习的不够,那我下次多多练习就是了。
4、别在吃饭时和孩子讨论成绩。餐桌是一家人沟通感情和放松的地方,有什么问题,都等吃完饭了再谈。
5、别只关注孩子成绩。成绩不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家长更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只有家长不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成绩上面了,孩子才能不把考试当作自己的包袱,才能轻松应对每一次考试。
京太教育王老师建议,小学成绩其实并不具有多大的代表性,因为它主要考验的是孩子是否细心以及有耐心,是一场水平考试;而学习能力的强弱是在初中才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小学是一切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阶段,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成绩走向,但小学成绩差的孩子,不一定会一直差下去。